新聞動態
后期鋼鐵行業供需形勢分析
舞鋼聯眾鋼鐵 發表于 2020-4-2 閱讀:10266
隨著國家出臺的多項政策措施陸續落實,目前,中國新冠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下游用鋼行業復工復產進度加快,鋼材需求形勢好轉,鋼材價格在3月中下旬也止跌趨穩。筆者認為疫情對鋼鐵行業供需端形成的沖擊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二季度隨著疫情的緩解以及國家逆周期調節政策力度的加大,鋼鐵行業供需基本面將出現改善。下半年隨著一系列寬松政策的落地見效,經濟將有望出現快速復蘇,鋼鐵行業供需基本面將進一步好轉,全年鋼材價格和鋼企盈利重心較2019年有所下移,但仍有望維持在較高水平。
筆者預計2020年螺紋、熱卷期貨主力合約波動區間在3000-3800元/噸,現貨價格波動區間在3200-4000元/噸,長流程鋼廠噸鋼毛利波動區間在0-500元/噸。
從供應端來看,2019年,中國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分別為99634萬噸、80937萬噸和120477萬噸,同比分別增長8.3%、增長5.3%和增長9.8%,粗鋼、生鐵和鋼材產量均創歷史新高。產量的快速增長已經引起國家有關部門的關注,政策端開始發力守底。1月23日,發改委及工信部發布《關于完善鋼鐵產能置換和項目備案工作的通知》,表示自2016年以來,各地區實施了一批鋼鐵產能置換項目,但實際情況中,部分產能置換項目手續不完善,有存在借機擴大產能的情況,決定自2020年1月24日起,不得再公示、公告新的鋼鐵產能置換方案,不得再備案新的鋼鐵項目,并開展現有鋼鐵產能置換項目自查,已投產的要確保被置換產能全部拆除到位?!锻ㄖ啡绻麍绦袊栏?,將對鋼鐵行業供應端形成一定抑制,有利于市場供需趨于平衡。
從需求端來看,疫情對一季度下游建筑及制造業均形成較大影響,但需求會延后但并不會消失。從中長期看,短期沖擊不會改變長期鋼材需求不悲觀的邏輯。同時,從中央的意圖來看,完成2020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沒有改變,面對突發疫情的挑戰,國家逆周期調節政策力度不斷加大,各項穩增長政策將會盡快落地。2月2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強調,要“積極擴大有效需求,發揮好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加大新投資項目開工力度,加快在建項目建設進度”。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強調,要“選好投資項目,加強用地、用能、資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為了推動經濟復蘇,各個地方政府密集公布了2020年重大項目投資計劃。據不完全統計發現,截至3月10日,有25個省區市公布了未來的投資規劃,2.2萬個項目總投資額達49.6萬億元,其中,2020年度計劃投資總規模7.6萬億元。目前各地新基建投資計劃正加速推出,預計年內投資規模將達萬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將維持較快增長,將有利于鋼材需求維持在較高水平。
從成本端來看,2020年海外主流礦山產量將恢復增長,累計將增加約5800萬噸,包括淡水河谷增量約3500萬噸,必和必拓增量約500萬噸,羅伊山增量約500萬噸,英美資源增加約380萬噸,力拓增量約200萬噸。國產礦也仍有一定的增量,預計2020年國產精粉產量將增加800萬噸左右。而全球生鐵增量為2000萬噸左右,對應鐵礦石需求增量在3500萬噸左右。鐵礦石供給增量明顯大于需求增量,價格重心或將下移,預計2020年鐵礦石均價為80美元左右,較2019年下降約14%。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當前中國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但海外疫情不斷爆發,歐美成為重災區,多個國家為抗擊疫情局部采取了封城、中斷交通、停工等措施,對全球經濟的沖擊不斷顯現。經合組織首席經濟學家布恩表示,目前m,全球經濟停擺的規模相當于全球GDP的25%-35%。3月23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表示:“2020年全球經濟增長或將出現衰退,至少像金融危機一樣糟或更糟,但我們期待2021年能夠出現反彈?!?
當前,中國雖然已通過巨大努力和一季度的經濟代價換取了抗疫的階段性勝利,但海外疫情的不斷蔓延,對國內經濟將形成負面影響。對于鋼鐵行業來說,海外疫情蔓延造成的海外訂單下降,鋼材出口受阻的情況已開始出現。另外,部分國家采取限制人員流動以及港口作業,對國內鋼廠鐵礦石資源保障也正在形成一定影響。如果海外疫情遲遲得不到控制,中國鋼鐵企業生產及出口訂單將會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這點需要引起足夠重視。